当前位置:首页>资料转载
安徽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窑遗址和战国、汉代墓葬群的发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08-25

为配合蚌淮高速至宁洛高速连接线工程建设,20137月初-10月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凤阳县乔涧子明代琉璃窑遗址与战国、汉代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乔涧子遗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齐涧村乔涧子自然村南约1000米,西北距凤阳县古堆桥商周遗址约327米,西南距明皇陵约3000米,俗名窑顶头,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发掘明代早中期琉璃窑12座、汉墓3座、战国墓1座、明清墓2座。路基范围外经钻探还发现了19座陶窑。 琉璃窑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半倒焰式馒头窑,另一类为半倒焰式马蹄窑。陶窑大部分保存较好,结构基本完整。馒头窑4座,平面近长勺形,全长约10~15米,窑室宽4~5米,深约1.2~1.8米,形制基本相同,由操作坑、窑门、火膛、窑室和烟囱五部分组成。操作坑平面近长方形,宽约1.5米,深约0.8米,两壁有青砖包砌,底部残留有柱洞。窑门平面近梯形,长约1.3米,残深约1.7米;窑门与火膛交界处为拱券的弧形火门,高约1.4米,火门外残存有封门砖。火膛平面为扇形,底部比窑床约低0.6米,为烧结的青烧土硬面。窑室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5米,窑壁为烧结的青烧土硬面,厚约5~15厘米,窑床系用青砖平铺一层,也有的为青灰色烧结硬面。窑室外围有一圈红烧土烧结面,环径为0.2-0.7米。窑室后部是青砖砌筑的长方形烟囱,内有隔墙两道,形成3条烟道和3个上口,隔墙的中部或近底部均有长方形缺口,使烟道之间相互联通。接近窑床底部则有烟囱下口5个,其中两侧的2个烟囱下口共用一条烟道,中部的烟囱下口则专用一条烟道。马蹄窑8座,组成部分同馒头窑,全长10~12米,窑室宽约2.5~3.2米,残深1~1.8米 。砖坯砌筑窑室,窑床为青灰色烧结面。窑室外围亦有一圈红烧土烧结面,环径约0.2~0.4米。砖砌烟囱,上口和下口均为3个,形成各自独立的3条烟道。
    窑内堆积多为红烧土颗粒、黄褐土和碎砖瓦组成的混合土,其中有大量红烧土颗粒。出土有较多陶或琉璃瓦当、滴水、花卉纹雕花砖、青瓷碗、盘、香炉和动物骨骼等。瓦当质地有素面灰陶和黄色琉璃两种,装饰有四爪或五爪龙纹、牡丹纹、乳丁纹、狮形兽面纹等;滴水上则有龙纹、卷云纹、如意云纹等。青瓷碗多为青黄釉,内底刮釉。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可能为牛的下颌骨。操作坑内的堆积和窑室内堆积基本相同,出土器物类似。大部分操作坑底部均发现有一层厚约430厘米的草木灰烬层。马蹄窑内出土器物中的瓦当和滴水较多,而馒头窑内出土器物不分主次,瓦当、滴水和雕花砖等均有。从陶窑形制结构及窑内出土器物判断,这些陶窑应为砖瓦窑,产品包括素面灰陶和琉璃制品。其中,马蹄窑应为瓦窑,而馒头窑可能是砖瓦混烧的陶窑。由操作坑底部的灰烬层推断,这些陶窑的燃料应为柴薪。
    除窑址外,乔涧子遗址汉墓和明清墓为长方形或梯形竖穴土坑墓,汉墓随葬器物组合为陶鼎、豆、壶、罐、矮柄杯,另有陶俑,亦有仅随葬陶罐的。从随葬形制与组合初步判断,时代为西汉。M2为凸字形墓,长6.6米、宽6.4米、深3.2米,带短斜坡墓道。随葬器物14件,青铜器有簠、盆,陶器有鬲、罐、鼎、豆、壶。时代初步推测为战国早期,可能早至春秋晚期。
    乔涧子遗址距离明皇陵仅3公里,琉璃窑址各部分均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龙纹、牡丹纹瓦当,龙纹、云纹和花卉纹滴水以及花卉纹雕砖均应为高等级建筑的用材,应是明代用于营建皇陵和明中都城的建筑材料。从窑内堆积和出土器物推测窑址的时代应为明代早中期。明代砖瓦窑虽然发现不少,但确切判定为官窑的并不多,乔涧子琉璃窑址距离明皇陵如此近,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且出土器物明显和明皇陵建筑材料密切相关,推测应为明代官窑。此次发掘为研究明皇陵建筑用材的产地、形制和明代陶窑形制结构、分布规律、窑业生产工艺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科学资料。战国早期墓葬的发掘为安徽淮河流域战国墓葬分期以及探讨楚文化对淮河流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