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料转载
瓷印:方寸间的浓郁情趣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07-22

                      (陆俨少自用龙钮瓷印)

古代瓷印收藏归属杂项类,容易被人忽视,一件明嘉靖青花五彩瓷印,几年前起拍价高达2.8万元。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中国瓷在唐宋之时已遥遥领先于世界。陶瓷最先用于生活器皿,随着烧制和彩绘技艺的提高,瓷器成为观赏品艺术品,后又与文字结合,出现了瓷印。清人陈克恕的《篆刻针度》一书云:“上古无瓷印,唐始采用以为私印。”从秦汉的铜印,到唐宋的瓷印,直至明清以后的石印,材料不断地变更,人们在寻找一种易镌刻易出效果的刻印材质,瓷印的刻制难度更大。

专家在浙江上虞东汉窑址考古发掘时,在一件瓷器底上发现的印纹,被认定为迄今发现的国内最早的瓷印,距今约两千年历史。印纹处于器底的中部,做工精致,呈正方形,边长约1.5厘米,清晰可见“谢胜私印”四个字。篆刻皆推崇秦汉印,因为那时毛笔刚开始流行,人们与“刀刻石凿”的时代相距未远,刻出的字,骨俊神丰,气韵生动,所以后世很难超越那个时代,秦汉印永远是后世印人的宗法圭臬。秦汉时期,印章制作达到了高峰,出现各种印章材质,陶瓷却被拒之门外。陶印虽有零星发掘,但大多为殉葬明器。唐宋是制瓷的繁荣时期,瓷质印章在这一时期曾相伴而生,但终未形成气候,明代印学家甘旸说:“上古无瓷印,唐宋用以为私印,硬不易刻,其质类玉稍粗……旧者佳,新者次之,亦堪鉴赏。”这说明,甘旸是经眼了不少唐宋之后的瓷印。笔者见过藏友一枚“谨封”瓷印,为宋代景德镇湖田窑产品,文字有残,尚可辨认使用,两层台、桥钮,胎细白,釉若湖水,晶莹透彻,如冰似玉,楷书阳文,为封信函用的文房用瓷印,其目的是防止被拆阅或作伪。

瓷印,在现代印章中也是一大流派,一些画家艺术家都使用瓷印,如陆俨少、程十发等人。相对于以纯天然石材为载体的传统印章,继承中华古老瓷器艺术,以高岭土为原料,完全人工制作而成的印章钮体及其独特治印方法。瓷印的特征:一是其硬度即抗磨损度极高,印一旦烧制完成堪称永不磨损;二是其便捷性,拴上彩绳随身携带无破损之虞;三是其观赏性,瓷釉通透玲珑如玉皎洁,手中摩挲把玩添乐趣。如今,古代的瓷印发现极少,它们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来源: 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