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料转载
景德镇宋代龙窑复建开工 今年十月有望复烧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02

在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宋代龙窑复建奠基仪式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该窑有望在中国龙年十月复烧。多位陶瓷考古专家、学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见证开工仪式并举行论坛。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包括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和清代镇窑。龙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依一定坡度建筑而成,以斜卧似龙得名。随着瓷业发展和窑工改革,宋代时期龙窑窑身长度和坡度臻于完善。

据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李猛介绍,龙窑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龙窑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李猛介绍说,现在复制的龙窑长度30.08米,火膛喷火口高1.2米,宽1米。摇床分三节,第一节斜坡长5.1米,末高1.6米。第二节斜坡长12.4米,宽1.9米,末高1.9米。第三节斜坡长10.2米,宽1.5米,末高1.6米。窑炉平均坡度14度。窑身一侧设有两个窑门,两侧上部设有24对直径0.2m的投柴孔。据出席开工仪式的瓷考古专家介绍,龙窑具有升温快、降温也快的特点,快烧的同时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宋代龙窑烧制出的“青白瓷”是制瓷史上的一次创新,致使景德镇(时称昌南镇)在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至1007年)一跃成为世界制瓷中心,宋真宗因此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

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所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说,为重建龙窑,再现宋代青白瓷制作工艺,景德镇市组织了20余人的龙窑复烧专家顾问团考证历史文献,对浮梁县瑶里龙窑遗址和景德镇丽阳乡龙窑遗址进行了考察,掌握一手数据材料,绘制出窑炉图纸。2009年,景德镇修复清代镇窑并成功复烧;2010年和2011年又成功重建复烧明代葫芦窑和元代馒头窑。当天还举行了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葫芦窑自2010年成功复建点火后,每年进行两次复烧。李猛介绍说,历代瓷窑的复烧意义重大,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

景德镇因瓷闻名,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景德镇官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代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来源:新华网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