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料转载
倒装壶的结构特点及其源流发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29

 

唐代白釉倒装壶。 倒装壶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漫长的陶瓷烧造历程中,古代制瓷工匠曾经创造了许多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之作,倒装壶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器物。倒装壶,又有倒灌壶、倒流壶、内管壶之称,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其独特的使用方式有关。倒装壶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器身连为一体,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口部注水。原来,在这种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使用时把壶倒转过来,才能注水入壶,所以有倒装之称。注水时,水不会从口部流出来;注满水后,将壶放正,也不用担心下边的小孔漏水。倒装壶的设计制造,体现了古代工匠所具有的较高的科技知识。倒装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其壶内设计有特殊结构——两只隔水管,其中一管与壶底部的孔洞相连,另一管由壶的流口向下延伸。这一结构看似简单,却运用了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设计严密、构思巧妙。向壶内注水时,水如果从壶嘴往外流,表明水已灌满,因为这时液面的高度取决于与流口相连的隔水管的高度;将壶翻转过来,如果液面不超过流口和内管的高度,水就不会流出来,这就是倒装壶的神奇之处。如此设计可谓浑然天成,匠心独运。

倒装壶最早产生于何时,目前仍没有定论。郑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唐代白釉倒装瓷壶,高16.4厘米、腹径10厘米、底径6.6厘米,圆钮伞状盖与壶口沿连成一体,束颈、丰肩、圆鼓腹,肩部向上斜伸出一圆管状短直流,后沿至肩部有曲形带状柄,柄下端粘贴于肩部,腹下收,足端稍外撇,削足,造型圆润朴素。壶平底,底中部有一注水小孔,内置一圆管,管口由外向内逐步收束。壶柄和肩上各饰三道凹弦纹。通体施白釉,盖与肩部施釉偏厚,略有聚釉现象,足无釉露白胎。此壶是上世纪50年代初在修筑郑州市金水大道时出土,从其造型、釉色、胎质来看,应为典型的唐代白瓷,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一件倒装壶,由此可以断定,至少在唐代,倒装壶这种器物已经出现。从其圆润的造型设计和较为细致的制作工艺来看,它显然已经不是初创时期的产品,而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生产和改良过程,因此,倒装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更远的时代,这还需要新的文物考古资料来进行验证。倒装壶只有一个小小的流口,液体晃动时不易洒出,倒酒水时也不用担心壶盖脱落。由于早期倒装壶多为提梁式,这种壶式便于外出携带,因此倒装壶的产生,很可能首先是从使用功能的需要出发而设计的。当然,在今天人们看来,由于其巧妙的结构特点,使用时具有浓郁的情趣,可以为人们的饮宴欢聚增加不少乐趣。

宋、辽、金时期,倒装壶较为流行。宋代制瓷业有较大发展,当时窑口林立,瓷器品种繁多,北方定窑的白瓷,耀州窑的刻花青瓷,磁州窑的白釉黑花瓷,钧窑的窑变瓷等,以其丰富的装饰技法构成了北方瓷器的独特风格。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五代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瓷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陕西彬县,高18.3厘米、底径7.5厘米、腹径14.3厘米。壶身呈饱满的圆球状,上部有假盖,其上贴塑柿蒂状装饰。壶顶部有半圆形提梁,分别与假盖和壶身相连,提梁的顶端伏卧一只凤鸟,昂首欲飞,有灵动欲飞之感,凤尾用连珠纹做装饰。壶腹上部,堆塑一对正在哺乳的母子狮,母狮仰头趴卧,张口露齿,似乎正高度警戒保护幼狮,而幼狮伏在母狮怀中吮吸乳汁,乖巧可爱,两狮造型极为生动逼真。最为绝妙的是,母狮张开的嘴巴正好是壶的流口,二者结合的可谓恰到好处。壶顶部和肩部还饰有联珠纹和锯齿纹,腹部主体饰缠枝牡丹花纹,其下是一周仰莲纹,纹饰雍容富丽,极富立体感。壶圈足,底部中心有一五瓣梅花形注水口。该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技法运用纯熟老练,纹饰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深沉,素雅润泽,展示了五代耀州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辽、金时期,倒装壶也比较常见。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辽末金初白釉褐彩鸡头提梁倒装瓷壶),壶高18.1厘米,流口为张嘴鸣叫的鸡首状,壶腹为鸡腹,后有尾,头尾间有弯曲的提梁,造型与辽代皮囊壶相似。体施白釉,白釉之上以黑、褐色彩渲染,仿照鸡毛,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从其扁圆形的壶腹上看,应是在吸收中原传统倒装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辽地皮囊壶的造型制作而成,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制瓷工艺又有了改革创新,器形烧造富于变化,装饰技法与题材更为丰富多彩,釉色品种繁多,色彩纷呈,开创了中国制瓷史的新篇章。元明清时期,倒装壶一直都有制作,保留下来的实物尤以清代为多,其质地有彩瓷、紫砂以及锡壶等,较前代有较大发展。清代倒装壶很少再有早期带提梁的样式,而是将提梁改为执柄,造型一般都作成枝叶寿桃形,壶上多装饰蝙蝠、鹿、寿星、童子、松树等图案。桃子有长寿的寓意,桃形的倒装壶常是寿辰时的寿礼和酒具,取时光倒流,长寿百岁之意。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倒装壶在原有特点的基础上,也出现了新的功能。邯郸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代磁州窑倒装壶,能自动控制每次倒出酒水的量,令人惊奇不已。该壶呈桃形,树枝状长流、猴形柄、矮圈足,高14、底径6.8厘米。器身模制,壶身一侧为“天官赐福”画面,一老者身着长袍,手持如意,有童子躬身侍立,壶上装饰有灵芝、祥云、蝙蝠。另外一侧画面取材于“文昌赏禄”的传说,长须飘飘、头戴文职官帽的老者,身体前倾,在一童子搀扶下缓缓前行,另一童子紧跟其后。用该壶斟酒水时,倒出约5毫升,酒水就会停止流出,把壶放平后再提起,又能倒出酒水来,倒满一杯后又渐渐停止,如此反复直至壶中的酒水全部倒出。据推测,该壶除具有普通倒装壶的构造外,应当还有独立的储水槽与壶嘴相连,且可能在储水槽进水口处安装有特殊的闭合结构,以便在倒水时能够控制流量,可见其内部设计是多么精巧复杂。

又有叫做“良心壶”的酒器,使用时可以根据主人的需要分别倒出水和酒,常在宴饮中被用来作弊或取乐。原来,该壶内部实际上包含两个独立的小壶,其一为倒装结构,另一为正常壶式,两小壶不相通,但共用一个流口。小壶内分别灌入酒和水,按住其中一个注口,倒出的将是另外小壶中的液体。这是因为,一个注口封闭以后,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该小壶内的液体无法流出,而另外小壶内液体的流出并不受影响,实际上,如果把两个注口都封闭,就无法从壶中倒出任何液体了。为了使用上的方便,良心壶上下两个注口一般距壶柄较近,下部的注口甚至就安排在执柄下端,使用者可以单手操作,在旁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随意控制壶中倒出的是酒还是水。这一切全在于人手的把握,更在于人的“良心”,因而其便有了“良心壶”的雅号,又因为它有两个内胆,又叫做“两心壶”, 也有人称之为“鸳鸯壶”、“阴阳壶”。

倒装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现在,倒装壶仍在普通百姓家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并以其颇具趣味的独特使用方法引人入胜。(摘自: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