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瓷大家谈
国之瑰宝——乾隆御题宋钧天蓝釉玫瑰紫如意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28

钧窑建于北宋初年(公元960年前后),在当时的钧州神垕山(即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有钧台坡,宋代起,钧台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故以地名称之为钧窑,进贡御器也称之谓官钧。钧瓷胎骨坚、重、厚,釉色有天蓝、天青、葱翠青、梅子青、米色、墨色诸种,钧器在1300℃高温炉内,其釉料中的铜红料经过还原焰起了化学作用,变成红紫等色斑,俗称为窑变,“驴肝马肺”、“夕阳紫翠忽成岚”、“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人们对钧瓷窑变色的赞叹。《博物要览》说:“官哥二窑出器,时有窑变,状类蝴蝶、禽、鱼、麟、豹,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红紫,肖形可爱,乃火之幻化,理不可解。”窑变技术的色彩效果各异,即便是同样配方,色釉的厚薄、窑位的放置,温度的高低稍有差别,烧成的制品便有天壤之别。最著名的窑变釉色有“朱砂红”、“鸡血红”、“丁香紫”、“玫瑰紫”、“月白釉”、“鹦哥绿”等等,那些神奇的窑变,红里寓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人们将它和玉器黄金媲美:“钧和玉比,钧比玉美。黄金有价钧无价。”名贵的窑变钧瓷称谓:国之瑰宝不为过,故官钧瓷历来成为皇室享用的御品。此件宋钧瓷枕造型独特(见图),呈云头形如意状,枕形前低后高,平底,枕面部稍有凹陷,前高9.2厘米,后高10.2厘米,长27厘米,宽17.2厘米,枕壁后侧两边各设一个葫芦形气孔,以便在烧制时及时排除瓷坯内水份,两孔也使主人手取方便。其釉色为天蓝窑变玫瑰紫釉,釉层肥厚,釉质润泽,底部施酱色护胎釉,枕面部以金粉隶书镌刻清乾隆御题诗一首:北宋出精瓷,曲肱代极高,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彼此同一梦,蝶庄且自豪,警眠常送乡,底用掷签劳。乾隆癸乙春闰御题,并钤圆形阴文乾字印及方形阳文隆字印各一枚(见图二)。由此可见这件宋钧窑瓷枕系清宫乾隆皇帝的寝具。乾隆癸乙年即公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暮春时节,皇帝弘历在使用把玩这件钧瓷如意枕后,兴致所至挥毫题诗。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其对宫廷收藏陈列的各类艺术品大多赋诗题词,尤其崇尚宋五大名窑,所作咏瓷诗将近200首,一般直接镌刻于瓷器上。乾隆对于精美的瓷器会作多首诗赞咏,同样一首咏瓷诗也会镌刻于多件御用瓷器上。上述这首咏瓷枕诗,同样也出现在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磁州窑婴儿枕底面。乾隆帝在这首咏瓷诗中不仅把宋官钧窑之精美提示给后人,还寄予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诗文意境正是这件钧枕的生动写照,以诗写意,以意配诗,相得宜曲,引人入胜。诗文隶书规正犀利,并漆金彩,色调相应,十分美观,混如天成。官钧瓷在宋代,作为御用珍品,不得流入民间。徽宗皇帝对钧瓷的喜爱,也使钧瓷的烧造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产品必须经挑选,合格品才由宫廷收藏陈列,落选者砸碎后就地深埋,北宋钧瓷底部刻有一到十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越大,宋钧刻款均在素胎成型时划刻,先要素烧,然后再上釉及抹上一层芝麻酱底釉后入窑复烧。本件钧瓷枕底部刻划“三”字,说明此枕为第三号大,钧瓷的基本色调是青紫并重,其变化莫测的窑变带有一种神秘感,并伴有蚯蚓走泥纹。故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富有诗意及遐想的窑变色彩。

瓷枕作为寝具从隋朝开始创烧,至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九月》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佳句。“玉枕”即指宋影青瓷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定窑孩儿枕,也是当初宫廷、民间“多用之”的夏令寝具。

(周 锋 供稿)